2024年虽然才过去了一半,但是这半年跌宕起伏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比过往3年的总合还要多,本来计划6月写一篇文记录这半年起起落落的人生,但是拖延症发作,一直拖,拖到了今天才开始动笔写, 刚开始计划只是发一个朋友圈,但是微信有字数限制和排版限制,想起自己学生时代在GitHub上还搭建了博客,便打算写一篇博文,这篇博客不是成功人士撰写东阳马生序勉励后人, 其中也没有什么醍醐灌顶的大道理引人深思,只是讲我的故事和记录一段经历。
  2021年6月尾,从成电硕士毕业,结束了自己的学生时代,7月17号,拖着行李从松滋老家来到了宜昌,入职了XX所,19号报道,经历了一个月的入职培训之后,分配岗位,正式开启的人生新的阶段, 3个月的实习期过了之后,当年11月份,高层领导和我部门直系部长找到我,让我从软件岗转到硬件岗,当时作为一个新人的我刚刚接手了一个5年前的老项目,正饱受祖传代码的困扰,遂一口答应下来,调整了岗位, 在新的岗位上开始新的征程,在这段换岗时间,补习了一些曾经学过的知识,跟随一些老同事也学到了很多专业技能,回忆过去2年半的工作经历,这段时间也是我最充实、最开心的。
  过完春节就是22年的2月份了,过完年我被分配了很多项目,虽然很累,有时候忙的水都喝不上,在烈日下暴晒、在工厂机器轰鸣声中试验,但是通过高强度的实战,工作能力提升也是很快的,薪资待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,这一年算是有付出也有收获,收获了薪资,付出了电池的电量。
  2022年的春节结束后,就是2023年2月份了,在2月的时候,和我同一批入职的一个做机械的男同事,提出了离职,这位同事作为同一批入职的同事,工作态度好,业务能力强,喜欢钻研技术, 但是一般技术好的人似乎“来事”的能力都比较一般,导致他在职场挨了不少批评,不过我们不能对人求全责备,要求别人是一个完美人,做出离职是他的决定,不过作为同一批入职的同事, 看着曾经共事的朋友走了,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,同年3月,和我曾经一个项目组的另一个机械工程师也回家了,后来陆陆续续的几个月, 当初和我一批入职、一起培训,做软件的、做算法的、做硬件的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…………在这一年中,我自己也是在焦虑与内耗中度过,就像一个不断放电的电池,在上半年已感到疲倦,从8月份后开始频繁的生病,每个月都得去一次一医院,有时候是手背痒、有时候是眼睛疼、有时候是去医院买思诺思,很多人以为抑郁就像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,经常眼里含泪,弱不禁风的样子整天哀叹着生活的艰难,实际上人的表现是失去活力与兴趣,喜欢逃避。难受的状态让我试图摆脱这种现状,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,并思考自己的人生,校招时,评价一份工作好不好只有一个维度——钱给的多不多,但是现在的话我更愿意从五个维度来评价一份工作。

  2024年1月的一个上午,编辑好了短信,犹豫了很久,颤颤巍巍按下了回车,群发给了HR和上级领导,按下发送完后我有点后悔,觉得自己太鲁莽了,是不是自己需要休个假?在失业率这么高的时代还主动离职,但是过了十分钟我想通了,人生路上没有开倒车,和入职的手续一样,签合同、办工卡、分配仪器设备、分配工作内容……只不过这次的顺序是反过来的。交接了大概半个多月,2024年的2月1日,天气冷,签好了最后一份解除劳动合同书,领取了春节物资,上交了工卡,下午5.12,走出了大院门。
  按部就班的大学+读研,随波逐流的工作,向着优秀前进是曾经的人生信条,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,经常去码头整点薯条也是不错的生活。

2024年7月27日

湖北松滋